李晓江回应:有无在中美两国同时全职

5月24日,位于湖北省十堰市的湖北医药学院迎来了初夏的热浪,当天气温超过了35摄氏度,不过这一天该院迎来了更有“热度”的华人学者李晓江。李晓江以“Emory大学”教授的身份被邀请参加湖北医药学院主办的国际医学论坛,却以“暨南大学”教授的身份进行演讲。

就在论坛召开的前一天晚上(北京时间), 美国埃默里大学正式宣布以“未充分解释来自国外的经费,以及未充分解释他们在中国研究所和大学的工作范围”为由解雇李晓江,一同被解雇的还有他的夫人李世华,她也是埃默里大学教授。

human genetics veteran professors Chinese science-related website Zhishi Fenzi identified the scientists as Li Xiaojiang and his wife Li Shihua, both veteran professors at the school’s department of human genetics. https://t.co/npJRFYrHYZ

— apostle Rich Thomas (@Christianthings) May 26, 2019
5月16日,李晓江实验室被关闭,当天李晓江被校方以邮件告知解雇。此前,李晓江为该校杰出终身教授,与李世华共同管理埃默里大学医学院人类遗传系的实验室。

李晓江夫妇二人被解雇的同时,实验室也被关闭。实验室5名成员(4名为博士后)一同被开除,其中包括一名拥有绿卡的华裔女技术员以及一名待产的孕妇。

李晓江对《知识分子》表示,埃默里大学的这一行为“非常极端”、“不顾后果”。

至于未来其是否要用法律手段来维护权益?李晓江表示,“还在考虑”。此前,李晓江也对《知识分子》表示,这是(美国)政府的政策行为。埃默里大学在内部公开信中也表示,此次调查“源于美国NIH的质询”。

李晓江夫妇突然被解聘引起了国内外科研群体的广泛关注。李晓江从获知实验室关闭到遭解雇,仅用一天时间;从赢得公众的广泛同情到招来诸多非议,也只是不到两天的时间。那么,国内外科研群体到底在争论些什么?

1、舆论的质疑与李晓江的回应

5月23日和5月24日,李晓江被解雇事件被《赛先生》、《知识分子》以及美国《科学》等先后报道,引起了国内外华人科研群体的广泛关注。一开始很多人对李晓江及实验室成员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并认为埃默里大学突然将其辞退的做法没有遵守解除终身教授的规则。

但随后埃默里大学的媒体声明让很多人将问题的焦点对准了李晓江,并认为他同时在中美两地“全职工作”、“一心二用”,话题的焦点也转到李晓江的“千人”学者身份上。

“千人计划”是中组部于2008年牵头启动的人才资助计划,主要是为了“引进和支持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被入选的学者需同国内所在单位进行签约。鲜为大众所知的是,“千人计划”只是一个有时间限定的人才项目合同,并非永久的荣誉和标签。

2010年,李晓江成功申请“千人计划”A类,成为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的特聘教授,与此同时他也是埃默里大学的全职教授。按照“千人计划”A类要求,入选者需至少全职在国内工作三年,且每年至少在国内工作6个月。

当时为何申请“千人计划”A类学者而不是B类?李晓江向《知识分子》表示,主要是为了能成功申请转基因大动物模型构建项目。B类同A类的主要区别在于时间上,B类要求入选者需连续三年在国内工作至少2个月以上。由于李晓江在美国的实验室主要是用小鼠来构建神经退行性动物模型,用大型动物如非人灵长类动物能更好地模拟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特征,而这类研究在国外难以申请,国内的申请要相对容易开展。

李晓江提供的资料显示,其正式回国工作时间为2012年1月1日。在回国前,他已向埃默里大学医学院人类遗传系主任申请过,并得到了系主任和埃默里大学当时的医学院院长同意。

“我很高兴地通知你,你同中国科学院进行的转基因动物人类疾病模型研究获得了埃默里大学医学院院长的批准。从2012年1月1日开始之后的两年里,你被允许在中国每年工作6个月时间。” 2011年12月12日,人类遗传系主任在签名信中这样回复李晓江。

在这封签名信上,系主任还表示,“我们认为这项合作有益于埃默里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我将期待你在中国的工作取得进展。”

在中国工作的部分时间,李晓江是通过学术年假和休假时间争取的。学术年假是美国终身教授享有的福利,他们在工作原单位以终身教授身份工作一段时间(埃默里大学规定为6年)后,可享受到从3个月到12个月不等的学术休假,期间可领取原单位提供的部分薪水。

李晓江提供的另一份文件显示,2015年年初李晓江继续向埃默里大学人类遗传系主任申请从2015年1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两年时间),每年在中国工作9个月时间。这次申请也获得了系主任的批准。同时系主任提示他也要兼顾在埃默里大学的科研工作。

至于李晓江为何在2016年年底离开中科院遗传与发育所去了暨南大学?他表示,主要是因为与遗传所的五年合同到期。此后,他在国内的身份已不是“千人计划”特聘学者,而是暨南大学的兼职教授。

2、为何会成为被调查的对象?

在湖北医药学院的这场论坛上,李晓江作为第二位发言的嘉宾,演讲的主题为“利用基因修饰大动物模型研究重大脑疾病”。近年来,他主要用大动物(猪、非人灵长类等动物)构建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并在这一领域建立了国际影响力。

2018年,李晓江团队与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首次构建了亨廷顿疾病的猪模型,将其知名度从科学圈延伸到了普通公众。

此次调查源于埃默里大学内部响应NIH的政策。从去年开始,NIH启动了对国外势力影响的调查。2019年4月,埃默里大学副校长通过邮件告知该校所有教员,要求所有教员披露国外兼职情况。李晓江告诉《知识分子》,5月初,埃默里大学调取了他邮箱里面的信息,里面含不完整的合同、基金申请书、专利草案等。

5月16日,在未事先告知的情况下,埃默里大学突然关闭了李晓江的实验室。李晓江表示,埃默里大学“突然查邮件,用未证实的信息来解雇人,并不给任何的解释机会”。

问题的关键在于李晓江有没有违规使用经费?此前其实验室成员表示“两边的研究方向不同,经费没有交叉。”2018年,李晓江团队在《细胞》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涉及中美研究经费(如国家自然基金以及美国NIH的三项经费等),李晓江表示,“美国经费是用来构建基因打靶的质粒及分析模型动物脑的病理变化,而建立动物模型工作与行为学、影像学分析均由国内资金资助。”

2019年年初,李晓江实验室连续在Cell Research等杂志上发表了三篇大动物模型实验文章, 第一单位均为暨南大学,据其实验室成员推测这可能引起了美国的关注。

3、埃默里大学有无遵照规则?

在美国高校,终身教授意味着教员同学校签订了终身的雇佣协议,这也被看成是保护教员的一种方式。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学校才被允许解聘终身教授,但需复杂的流程且需出具合理的理由。由于解聘一名终身教授的流程通常非常复杂,以至于有些学校即使有相应的规则,也很少使用过。最近刚去世的知名神经生物学家托马斯·杰瑟(Thomas Jessel) 就是这样的一例。

根据《科学》杂志报道,2018年,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托马斯·杰瑟因性骚扰遭到哥伦比亚大学调查,随后他被解除了所有职务,但随后的8个月时间里,很多人仍看到他在哥伦比亚实验室里正常工作。为此哥伦比亚大学校长解释道,哥伦比亚大学坚定保护终身教授,由于解雇一名终身教授的流程过于复杂,所以他们放弃了这种尝试。

5月16日,埃默里大学关闭李晓江实验室,同日宣布解雇这位终身教授。李晓江认为,埃默里大学没有按照规则处理,他还表示“即使学校在决定解雇终身教授时,还会有一年的离职时间”。此次事件埃默里大学未提前告知李晓江。但李晓江也表示,此前的调查已进行了6个月时间。

有学者认为埃默里大学为“解聘一个终身教授开了恶劣的头”,而且“这样做在程序上不合法”。

李晓江实验室部分成员也受到了影响:实验室的博士后均被解雇,一名拥有美国绿卡的华人技术员也被解雇,而“两名美国技术员留了下来,在实验室处理试剂”,李晓江实验室一名仍在美国的成员表示,“埃默里大学没有给我们任何理由(为何被解雇)。”

埃默里大学突然终止部分学生的合同是否合理?有学者表示,“如果不是埃默里大学的学生,可简单结束关系,但如果是埃默里大学的学生不能走,可换教授。如果是中国公费来的学生,和学校没雇佣关系,属于志愿者。”

4、未来是否会有更多类似调查?

在李晓江夫妇被解雇、实验室被关停之前,美国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已经因为同样的原因——响应NIH对国外势力影响的调查——开除了至少3名华人学者。未来此类事件是否会更多?

答案恐怕是会。根据《科学》杂志5月25日的报道,目前美国NIH已查明至少有190项来自NIH的基金资助项目存在问题,已有55个研究机构启动了调查。

5月26日,来自美国东部另一所著名私立大学的华人学者对《知识分子》表示,其最近也接受了调查,但目前学校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5、华人科研群体如何捍卫自身权益?

今年3月,美国三个华人科研群体(美洲华人生物科学学会、美国华裔血液和肿瘤专家协会和华人生物学家学会)集体在《科学》发声,发表了一封名为“种族标签伤害科学”(Racial profiling harms science)的公开信,认为针对华裔标签学者的调查,伤害了那些真正为科学做出贡献的华人群体,并引起了恐惧和困惑。

美国NIH主任柯林斯等人也第一时间予以回应,表示部分科学家与外国机构保持“不正当”的联系,但承诺调查行动会尽量减少伤害。

在美国科研管理机构日趋严格的审查情势下,在美华人科研团体未来是否还会有类似的声明?

此次公开信的负责人之一、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刘善虑对《知识分子》表示“我们希望各个大学,尤其是著名高校发表声明。我们也在联系美国有影响的科学团体进一步发表声明。”

值得一提的是,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耶鲁大学等7所美国知名大学已向外界发声,支持国际间的科学交流,同时也在敦促联邦机构澄清他们对国际学术交流的担忧。

未来,李晓江和其实验室其他被解雇成员将何去何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